在德阳市作家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 讲 话 省作协党组副书记 张 颖 (2018年7月14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德阳市作协成立30周年之际,德阳市作协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这是德阳文学界的一大盛事、喜事。我谨代表省作协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德阳市全体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向新当选的作协主席和班子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德阳是一片历史悠久的文化热土。近年来,在德阳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德阳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德阳市作协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桥梁纽带的作用,组织带领全市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讴歌时代,创作出一批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大地提高了德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推动德阳文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德阳文学事业呈现出队伍大团结、创作大繁荣、事业大发展的喜人局面。在此,我代表省作协,向德阳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对德阳市作协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去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吹响了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号角。新时代,党对文学艺术事业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重要论述,无不显示出党对文学艺术工作重大意义的深刻把握,对文学艺术工作重要地位的清醒认识。新时代,习近平文艺思想全面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特征、使命和新时期党的文艺方针进行了全面论述和阐释,进一步明确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与市场等一系列基本原则问题,构成了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理论体系。习近平文艺思想,在新的时代境遇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艺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飞跃,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作出的理论创建,是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行动纲领和思想指南。新时代,习近平文艺思想对文学创作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推出更多优秀作品。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要自觉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要坚决解决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种种不良现象和问题,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这些,都给文学创作指出了方向、提供了方法、明确了目标。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落实省第八次作代会部署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这里,我提三点希望。一是牢记使命,心系人民。希望德阳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艺思想,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做人民的书写者,做时代的记录员。二是扎根德阳,多出精品。希望德阳市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深入生活,不断开拓创新,扎根德阳,书写德阳,坚持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为德阳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学支撑,为四川文学事业实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目标提供有力的“德阳力量”。三是深化改革,服务德阳。希望德阳市作协新一届领导班子紧紧抓住作协深化改革契机,进一步加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建设,努力适应新形势,再添新措施,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作家队伍建设,延伸服务手臂,加强作协建设,努力开创德阳文学工作发展新局面,为书写中国梦德阳新篇再创佳绩,为建设美好德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