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发表于2019年第1期《求是》上的文章《新时代中国文艺的前进方向》中指出:“一个深刻变化的伟大时代必然需要新的、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文学和艺术表达。”“中国广大作家艺术家要深刻领会、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新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认识文艺在新时代面临的新形势。”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那么,新时代诗歌究竟有什么特点,如何表现新的时代精神?还有,如何从高原走向高峰,中华民族新史诗如何抒写;以及,新时代诗歌其“新”在何处,其创造性和美学贡献如何实现……都值得诗歌界认真深入讨论。 为此,《文艺报》推出“新时代,诗歌再出发”栏目。目前已发表汤养宗《对新时代诗歌的创新、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罗振亚《二十一世纪“及物”诗歌的突破与局限》、龚学明《新时代中国诗歌应强化“中国味道”》等理论文章,引起广泛关注。
|